po18小說 > 軍事小說 > 崇禎十五年 > 第638章 寧遠

    吳家在寧遠周邊,圈佔了不少的土地,很多從遼東逃亡而來的百姓,最後都變成了為吳家屯田並出兵的家丁,或者是叫私奴,這些私奴雖然是大明的百姓,但吃的是吳家的飯,穿的是吳家的衣,當然也就要聽從吳家的指揮。一筆閣 yibige.com 更多好看小說

    歷史上,崇禎十七年,甲申之變前,崇禎帝問吳三桂的父親吳襄,你兒吳三桂麾下,究竟有多少可戰之兵?當時已經危急,吳襄不敢再撒謊糊弄崇禎帝,於是實話實話,只有三千人,崇禎帝聽罷十分失望,意思是三千人能頂什麼用?吳襄卻說,雖是三千,但都是死不旋踵的死士,有他們在前,可破十萬之敵,崇禎帝的臉色才稍微好看了一點。

    前世讀史時,朱慈烺認為,吳襄這一次說的乃是實話,山海關大戰時,吳三桂雖然聚集了五萬兵馬,但真正的中堅,還是他吳家的三千死士。

    明中期以後,調撥而來的衛所軍毫無戰鬥力,招募的士兵雖有一定的戰力,但是耐不得苦戰,一旦處於下風就容易潰散,真正的中堅還是將官身邊重金豢養的家丁,因為家丁們的生死榮辱都和將官緊緊地捆綁在一起,將官不退,他們不會輕易退,將官遇險,他們也會死命相救。

    這些原因,朱慈烺是了解的。

    而在暫時無法改動大明軍制的情況下,對各個總兵擁有家丁,朱慈烺是默許的,所以他憂心的並不是家丁,而是遼西土地基本都已經被遼西將門或者是他們支持的豪紳所佔據,廣大的佃戶卻沒有立錐之地,朝廷倡導遼人守遼,本意是百姓守百姓家,但土地都是豪強和將官的,百姓們又會有多少動力堅守呢?

    遼人守遼,本來就是錯誤,加上現在的土地兼併,就更是錯誤了。

    就現在的情況,與其說山海關到寧遠是大明的遼西,倒不如說是遼西將門和士紳豪強的莊園……

    距離寧遠四十里的寧遠中右所,得到消息的寧遠團練總兵吳三桂帶了兩千騎兵提前趕到中右所,準備迎接太子--寧遠是前線,偶爾會有建虜偵騎出沒,太子乃是國之儲君,絕不能出任何意外,所以吳三桂不敢大意,親自帶兵來迎接。

    此時,吳三桂正站在路邊,遠望從山海關方向通來的驛道。

    他身後兩千騎兵,皆全部下馬,列成了四個方隊,人馬皆肅立,兩千人兩千馬,除了軍旗飄動和偶爾的戰馬吹鼻之聲,再沒有其他聲音。

    吳三桂身披兩重鐵甲,腰懸長劍,頭戴標準的遼東尖盔,頭上的紅纓陽光非常醒目。不同於士兵們翹首以望,帶着新鮮和急切的神情,想要見到當朝皇太子的簡單心思,吳三桂的眼神中卻微微露出一些不安---太子乃是國之儲君,是不會輕易到寧遠的,既然來了,就一定是有大事。

    吳三桂猜不出太子的「大事」是什麼,但卻知道,一定是和遼東的軍政有關,而軍政自然脫不了他這個寧遠團練總兵,而他擔心的是--在連續取得開封和擊退建虜的勝利後,太子該不會是被「勝利」沖昏了頭腦,想要視察前線,奪回錦州吧?

    如果是,那他們關寧兵就又要倒霉了。

    去年年初,松山戰敗之後,吳三桂一度十分消沉,對未來局勢的發展,內心裏非常悲觀,特別是聽到洪承疇和舅舅祖大壽先後投降,都成為建虜官員之後,他心裏的悲觀就更多了,在他看來,大明文官最好不過就是洪承疇,武將最好就是他舅舅祖大壽了,但如今這文武兩才卻都變成建虜的階下囚,隨即投降了建虜,大明再沒有第二個洪承疇和祖大壽了,或者說,連洪承疇和祖大壽也擋不住建虜,大明還有誰可以期待?

    他吳三桂嗎?

    他知道自己的斤兩,堅守寧遠或許沒有問題,如果是野戰,他麾下的部隊絕不是建虜重騎的對手,而即便是堅守,也是有限度的,如果建虜大軍像圍困錦州那樣的圍住寧遠,他終究也是逃不脫他舅舅祖大壽的命運。

    也因此,在去年秋天之前,他在接到舅舅祖大壽的勸降書時,回信回的非常客氣,為了就是不要激怒建虜。那個時候,但是聽到軍報,有建虜兵馬在寧遠和錦州之間出現,他就會心驚肉跳。


    大明軍事潰敗如此,三到五年之內,怕是緩不過勁來了。

    這是吳三桂當時的想法。

    但萬萬沒有想到,只過了一年,內外形勢就已經發生了變化,首先是開封之戰,李自成的五十萬大軍被一舉擊潰,殘部退回陝西,大明內部的匪亂得到了一定的遏制,接着就是去年十一月,大明成功擊退了建虜的入塞,保證了京畿的平安,而他本人更是率領精騎,先是在潮白河痛擊建虜正紅旗的的精銳,接着又埋伏在塞外的龍王廟,成功伏擊了建虜的運糧車隊,燒毀了建虜軍糧,使建虜大軍不得不撤退,戰後朝廷論功,吳三桂不但盡贖前罪,而且還被加了一級。

    十八歲時,吳三桂就開始跟隨父親吳襄在軍中征戰,從大小凌河,錦州,寧遠,一直到建虜的幾次入塞,大明可謂是屢戰屢敗,就他的經歷,這是十幾年來,大明實實在在,真真切切的第一場勝利。

    而這一切,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勞。

    吳三桂從心底里敬佩,誰能想到,剛剛十六歲的太子竟然對內外兵事,戰略權謀運用的如此嫻熟,且料敵從先,好像早就知道建虜進攻的路線和時間,所以早早就做下準備,這樣的能力,實在非常人所能及。

    連續兩次勝利之後,連吳三桂這種關外武將都能感覺到,大明內外交迫的困境,正在逐步緩解中,最明顯的例子,就從關內運來的糧草和軍餉,比過去更準時,更頻繁,各部去年的欠餉,基本都已經清算---這可是近十年少有的事情啊。

    也因此,吳三桂現在的想法相比去年年初之時,已經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,如果是現在收到舅舅祖大壽的勸降書,他回信的語氣,絕對會大不一樣。

    五天前,得到太子即將親臨寧遠的命令後,吳三桂就開始準備---太子是未來的皇帝,如果能在太子面前表現,得到太子的讚許,未來的仕途必然不可限量。潮白河之戰中,吳三桂對自己的表現是滿意的,相信太子也看到了,今日太子親臨,他就更是要表現,這五日裏,他整頓兵馬,試圖將寧遠軍最好的狀態展現出來。

    不過在積極表現的同時,他心裏卻也是有擔憂,擔心太子會令他上戰場。

    作為一個將門子弟,吳三桂有上戰場的覺悟,但同時卻也有在遼東上戰場的恐懼---建虜重騎的實力,他實在是太了解了,他清楚知道,自己麾下的兵馬絕不是建虜的對手。如果太子令他出征,他要如何回答,既能令太子滿意,也不至於將自己置於一個危險的境地,最後不得不硬着頭皮上陣呢?

    想來想來,也想不出一個合適的招數,只能期盼太子殿下此行並不是為了遼東戰事和收復錦州而來。

    「報~~太子殿下已到十里之外!」

    「報~~已到五里!」

    有探騎不斷回報。

    很快,驛道上塵煙揚起,有馬隊出現。

    吳三桂急忙將馬鞭扔給親兵,挺直了身軀,帶着身後的幾個副將參將,步行向前迎接。

    馬蹄聲中,全身披甲,戰馬高大的武襄左衛從煙塵中奔出,先行的一百騎奔到吳三桂的面前,確定周圍沒有異常,於道路兩邊警惕,後面的三百騎再出現,最後兩邊一分,戴着幞頭,身穿大紅龍紋便服

   



第638章 寧遠  
韭菜東南生經典小說:  1644英雄志  
相鄰:  星辰旅者遊記  御獸進化商  我以妖格擔保  拜見教主大人  追隨曹總混三國  
搜"崇禎十五年"
360搜"崇禎十五年"
語言選擇